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導致全球貿易進入低穀。今年我國汽車和零部件貿易出口,不會有出於意料地增長。而且,仍將呈現零部件貿易增速大於整車的格局。當然,中國的汽車產業想走出去,仍需保持耐心與韌性。
2019年,我國貨物的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海關發布了2019年中國整體進出口貿易情況,其中,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貿易順差為2.92萬億元,擴大了25.4%。
六個特點
海關總署用“總體平穩、穩中提質”形容,並指出六大特點:
1.規模逐漸攀升;
2.東盟成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增長8%;
3.民企成為出口主體,其中增長11.4%,占據42.7%,外資、國企分別占39.9%、16.9%;
4.企業貿易結構優化,一般貿易額增5.6%;
5.出口以機電產品為主;
6.商品進口增加。
這六大特點表示,我國的外貿總體形勢遠比預想的好,全球新冠疫情並非是全局性的,而且民企貿易活力明顯增強,進出口競爭力加大,表明了我國第一工業大國的地位。
零部件形勢更佳
根據中國海關貿易數據,今年1-6月,整車出口約為44萬輛,同比去年下降23.6%,出口金額67.4億美元,同比下降11.9%,零部件出口額238.89億美元,同比下降19%。
汽車製造業作為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單一製造業,其進出口格局與整體貿易保持一致。其中零部件在國內及出口競爭力,高於整車。在2019年複雜貿易形勢下,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推進對外開放。中國已經形成全球一流的製造體係,形成了大規模出口的產業基礎。但整車出口全年隻有107萬輛,占據產量的3.8%,而日德意韓出口量均超過產量的45%(美國占據17.1%)。除了市場規模因素,中國的製造業實力與出口規模不匹配。
不過,變化已經發生,零部件正走在整車前麵。2018年國內零部件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13%。2019年6月,美國第三方機構發布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中國有7家企業入圍,居第4位。根據中國海關貿易數據,今年1-6月,整車出口約為44萬輛,同比去年下降23.6%,出口金額67.4億美元,同比下降11.9%,零部件出口額238.89億美元,同比下降19%。
整車出口寄望“一帶一路”
中國品牌汽車與跨國品牌競爭的能力仍有待於提高。國際品牌谘詢機構發布的2019年全球品牌百強榜,汽車行業有14個品牌上榜,沒有中國車企。
中國官方積極促進中國企業對外貿發展。截至2019年7月底,已經有136個國家與中國簽訂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大多數“一帶一路”國家汽車消費處於初級階段,需求層次多,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2019年,進口仍是大多數中高端車型的主要來源渠道。50萬元以上車輛仍以進口品牌為主。
疫情對零部件出口的影響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為167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16.3%。國外企業在全麵複工複產之後,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將迎來新一輪挑戰。
由於歐洲汽車整車銷量下滑,中國零部件配套出口歐洲市場會受較大影響,但是新能源汽車相關零部件隨著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會迎來更多的出口機會。疫情也導致歐洲整車廠更加注重供應鏈的安全,短時間內全球化采購的方向不會改變,但是會越來越重視歐洲本土采購,企業需提前規劃國際化戰略和在歐洲設立必要的供應鏈設施。歐洲後市場恢複較快,中國供應商有在歐洲市場擴大份額的機會,但前提是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保證質量、了解市場法規、建立本土專業的銷售團隊以及合作網絡等方麵。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市場機遇
1.戰略:收購、合並當地企業的較好時機,以多樣的合作形式進入當地市場,並加強完成當地法規和規劃及相關商務認證等可以幫助中企更好展開在當地的業務。
2.營銷:歐洲後市場汽車配件銷售正加速“電商化”,這對有著豐富經驗的國內企業來講,是線上獲客、線上成交及服務的良好機會。
3.產品: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網聯產品獲得越來越多歐洲汽車後市場企業的重視。例如雷達,輔助駕駛,遠程診斷,大數據分析等這些產品也將是國內後市場企業的機會。
來源:《汽車人》